■鄞州新闻网记者 夏娟 通讯员 郑长军
张元华目前居住在华侨城社区君悦花园小区,退休后的他是小区的热心居民,也是社区志愿者中的积极分子。
张元华出生于1950年,年轻时当过兵,做过基层工作者,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,他的心里总有一个信念:做好本职工作,尽可能地为人民服务。他曾获评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、鄞县优秀共产党员,曾连续8年获评鄞州区优秀公务员。
张元华18岁时成为一名海军工程兵,没多久,因为在部队表现优秀,成为一名共产党员。
5年后,张元华退伍后回到球山公社五一大队当农民,因为在部队待过,又有文化基础,不久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。此后,张元华的工作更加忙碌。他回忆道,当时做工作主要靠一张嘴和一双腿,除了劳动,还要对上级政策进行宣传。
因为埋头苦干、成绩出色,24岁时,张元华被鄞县县委任命为球山公社党委副书记,分管外海渔业工作。
张元华说,渔民性子直,再加上当时天气预测条件有限,尽管知道这项工作干起来不容易,但作为党员,就要服从组织分配。此后,遇到海事纠纷、航行事故,哪怕要在海上待三四个月,他仍旧义无反顾,一干就是5年。
1987年3月6日发生的一件事,至今仍让张元华记忆深刻。“当时天已经快黑了,我和同事在室外聊工作,突然看到远方有一个黑云团在移动,和往常有很大不同。凭借多年的经验,我当即判断这个黑云团极有可能是‘春暴’ 头,马上提醒同事做好紧急防御工作。”
“当时情况紧急,象山港附近有近千艘小钓船在捕鳗苗。”张元华说,他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打开大喇叭,提醒渔民回港,然后分组骑上自行车,奔赴各碶闸、码头进行救援。果不其然,球山乡突遇一场风暴,尽管提前做了防御,但还是没抵得住天灾,损失惨重。
因为张元华预判风暴正确,再加上当地政府帮助群众全心全力进行灾后自救,当年,球山乡被鄞县县委县政府授予 “三·六”风暴抢险第一集体荣誉称号。
张元华还在塘溪镇信访办工作了10年。上任后,他承诺“有访必受、有受必理、有理必果、有果必公”,并将自己的电话、手机、照片挂在信访办门口。这一做法属全市首创,也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,一度有名的信访大户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信访工作先进集体。
退休后,张元华的生活依旧多姿多彩,是社区志愿者中的积极分子。今年9月,考虑到单元楼环境不雅,他与新老楼长、热心邻居一起设计,征集业主意见后筹集资金整治,3个月后,单元楼面貌焕然一新,原本停在门厅里的电动车移位了,增加了花花草草。在他的组织下,门厅还变出了一个居民“议事角”,增进了邻里关系。
张元华说: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,我是一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,要做力所能及的事,让大家感受到身边的美好。”
|